# 触发器概述
触发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逻辑器件
- 有两个互补的输出端 Q 和 Qˉ
- 有两个稳定状态 0 和 1
- 输出端 Q=1,称为 “1” 状态,也称为置位状态 Set
- 输出端 Q=0,称为 ”0“ 状态,也称为复位状态 Reset
- 触发器能够接收,保存和输出信号
- 输入信号不发生变化时,触发器状态稳定不变
- 在一定输入信号作用下,触发器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;输入信号撤销后,保持新的状态不变
- 输入信号作用之前的状态称为触发器的现态,记为 Qn,简写为 Q;作用之后的状态称为次态,记作 Q^
# 基本 RS 触发器
# 与非门构成
当输入 R=0,与任何异或取反之后都为 1,所以 Qˉ=1;反馈回的输入为 1
![]()
![]()
R 和 S 都是低电平有效
当 R=0 时,置 0;当 S=0 时,置 1
次态方程:
Qn+1=Sˉ+R⋅Q
约束方程:
R+S=1
# 或非门构成
![]()
次态方程:
Qn+1=S+RˉQ
约束方程:
R⋅S=0
# 同步触发器
只有在同步脉冲的作用下才按输入信号改变状态
# 钟控 RS 触发器
CP=0
- R′S′=11→Qn+1==A
CP=1
- R′=Rˉ,S′=Sˉ
- Qn+1=S′ˉ+R′Q=S+RˉQ
- R′+S′=1⇒Rˉ+Sˉ=1⇒RS=0
![]()
![]()
# 钟控 D 触发器
![]()
CP=0
- R′S′=11⇒Qn+1=Q
CP=1
- R′=S′ˉ=Dˉˉ=D,S′=Dˉ
- Qn+1=Sˉ′+R′Q=D+DQ=D
![]()
# 钟控 JK 触发器
![]()
CP=0
- R′S′=11⇒Qn+1=Q
CP=1
- R'=\overline{KQ},S'=\overline
- Qn+1=S′ˉ+R′Q=JQˉ+KQQ=JQˉ+KˉQ
- R′+S′=1⇒KQ+JQˉ=1⇒Kˉ+Qˉ+Jˉ+Q=1
![]()
![]()
# 钟控 T 触发器
![]()
CP=0
- R′S′=11⇒Qn+1=Q
CP=1
- J=K=T
- Qn+1=JQˉ+KˉQ=TQˉ+TˉQ=T⊕Q
![]()
# 空翻
同一个时脉冲作用期间触发器状态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变化的现象
产生原因:
- 时钟脉冲作用期间,输入信号直接控制着触发器状态的变化
- CP 为 1 时,输入信号发生变化,触发器状态会跟着变化
- 时钟宽度控制不够
- CP 为 1 时间过长,输入的多次变化得到完全响应,使得一个时钟脉冲作用期间触发器多次翻转
“空翻” 将造成状态的不确定和系统工作的混乱,这是不允许的。
# 主从触发器
# 主从 RS 触发器
# 主从 JK 触发器
优点
- 输入信号 J 和 K 无约束
- 无空翻
- 功能全
- 使用方便
缺点
![]()
# 边沿触发器